雷达财经出品 文|张凯旌 编|深海
传闻已久的滴滴上市终成现实。
6月11日,滴滴出行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书,股票代码为“DIDI”。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科技平台,截至2021年3月,滴滴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约4000多个城镇开展业务,提供网约车、出租车、顺风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代驾、车服、货运、金融和自动驾驶等服务。
此外,招股书显示,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全球平均日交易量为4100万单,全平台总交易额为3410亿元人民币。
在估值方面,据腾讯科技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滴滴出行最近几个月在非公开市场的估值已达950亿美元,相较两年前,公司估值接近翻倍。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滴滴估值大幅增长的背后,源自公司大幅度加码未来,仅滴滴自动驾驶的估值,就已屹立在中国同类创业公司之巅。此外,招股书透露,滴滴拟将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滴滴出行基本盘稳固,重金加码新技术,有望持续提升公司想象空间。
董事会阵容豪华
据媒体报道,此次为滴滴出行首次公开募股的联席主承销商包括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
而在公布招股书的同时,滴滴的豪华董事会名单也随之披露,程维担任董事长,公司总裁柳青、高级副总裁朱景士也均占有一席董事席位。
图注:滴滴创始人、董事长程维
图注:滴滴联合创始人、总裁柳青
其他董事还包括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软银集团资本管理部门负责人、来自愿景基金亚洲投资部门的Kentaro Matsui、阿里巴巴董事长张勇、博裕资本董事总经理Zhiyi Chen(陈峙屹)以及苹果公司企业发展副总裁Adrian Perica等人。
不过,招股书显示,滴滴最大股东软银委派的董事会成员Kentaro Matsui将在滴滴上市时辞任董事,这意味着软银将退出滴滴董事会。此外,陈峙屹也将在滴滴上市时辞任董事。
IPO之前,程维持股7%,柳青持股1.7%,朱景士持股比例低于1%。根据中概股常规的同股不同权的安排,程维柳青合计拥有超过48%的投票权,包括程维柳青在内的滴滴管理层拥有超过50%的投票权。
机构持股方面,软银愿景基金持股高达21.5%,Uber持股12.8%,腾讯持股6.8%。其中Uber的股份主要是当初Uber中国业务出售给滴滴后换来的财务股份。
中国出行业务自2019年即已开始盈利
据招股书,滴滴出行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收入分别为1353亿元、1548亿元和1417亿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前三个月的收入分别为422亿元。
从收入的具体项目来看,2020年滴滴三大业务——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是1336亿元、23亿元和58亿元人民币。中国出行是公司绝对的基本盘业务,包括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其2020年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逾94%。
受疫情的影响,滴滴在2020年的日子并不好过,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公司已重回增长正轨。
数据显示,在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六个月中,中国出行业务的交易总额为1216亿元,比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增长了80.3%,比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六个月增长12.2%。
2021年一季度,滴滴中国出行拥有1.56亿月活用户,中国出行业务日均交易量为2500万次。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出行业务自2019年即已开始盈利。这部分业务2019年实现调整的息税前利润为38.4亿元,2020年为39.6亿元,2021年一季度则是36.2亿元。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滴滴与司机的分成比例,平均来看,消费者每支付10.1元(成交价10元+1元税费-0.9元平台补贴)打车费,司机收入为8.5元。
在国内流量已逐步见顶的情况下,滴滴也正在追求国际化业务的扩张。2018-2020年,滴滴海外网约车业务订单笔数分别为2.83亿、9.62亿、13.48亿笔,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可观的增长。
同期,滴滴国际化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18亿元、18.98亿元、22.93亿元,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滴滴从中国和海外市场的每笔订单中获取的净收入水平大致相同,海外的亏损主要受规模的影响,规模较大的国内市场摊薄了包括运营费用在内的其他成本,起步较晚的海外出行业务的其他成本占营收比例较高,所以未能实现盈利。
在员工构成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滴滴在全球共15914名全职员工,其中研发员工7110名,研发员工占比44.7%。
滴滴预计,到2040年,全球移动出行市场预计将达到16.4万亿美元,届时共享出行和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将增加至23.6%和29.3%,而现在这三个数字分别为6.7万亿美元、2%和1%。
重金加码未来,估值两年翻近一倍
据腾讯科技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滴滴出行最近几个月在非公开市场的估值已达950亿美元,而2019年Uber在上市时递交的招股书显示,滴滴估值516亿美元。据此计算,滴滴出行估值较两年前接近翻倍。
滴滴在这段时间内究竟做到了什么才让公司的价值猛涨?
从招股书来看,滴滴将自身的商业生态归纳为四个核心战略版块和三大业务。
具体而言,四个板块分别是共享出行平台、车服网络、电动车以及自动驾驶,而“三大业务”代表了滴滴的收入构成,分别是中国出行业务(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业务)、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等业务)和其他业务(共享单车和电单车、车服、货运、自动驾驶和金融服务等业务)。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曾指出,"Uber、Lyft 上市即巅峰的股价破发困境,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单纯共享出行的不信任。"意识到这点的滴滴也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不停为平台“加码”,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20年后,滴滴已上线了滴滴货运、跑腿、花小猪、青菜拼车、社区团购等新业务,期待最大限度地挖掘新的增量。
行业人士认为,相较于其他业务,看起来与滴滴的关联性更强的车服网络、电动车及自动驾驶是滴滴估值提升的关键。
早在2015年,滴滴内部就提出洪流战略,希望建设围绕车主和汽车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一年后,滴滴开始孵化车服业务,并开展自动驾驶研发。
2018年,程维在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蔚来创始人李斌、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等人面前宣布组建“洪流联盟”,标志着滴滴开始涉足出行产业链上游。同年,滴滴车服独立成小桔车服,一年后,滴滴把加油和充电业务整合,成立小桔能源事业部。
目前,小桔车服包括小桔有车(汽车租赁平台)、养车、二手车、充电加油等业务;至2020年,小桔能源GMV已超过300亿元,其中小桔加油单日突破1亿GMV。
另据媒体报道,2020年11月,直接参与滴滴与比亚迪合作推出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项目的部门,就是小桔车服。
程维对D1给予了很高的期待,他表示,定制网约车会一直迭代,至2025年,D3有望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结合此消息,滴滴造车的传闻也被视为是公司继续在定制网约车领域的探索,消息称,负责造车任务的杨峻,正是D1的首席产品官。不过,该消息并未被滴滴方面确认。
在D1的发布会上,程维还称,未来定制网约车将搭载滴滴自研的无人驾驶模块。而这部分业务,也在2019年被滴滴单独拆分了出来。
2020年,滴滴自动驾驶获得由软银愿景基金2期领投的A轮超5亿美元融资,这是国内自动驾驶公司目前所获得的单笔最大融资。招股书显示,A轮融资结束后,滴滴自动驾驶估值即达到34亿美元。
据晚点 LatePost近日报道,滴滴自动驾驶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额超3亿美元,其中广汽集团投资2亿美元。这也意味着自2019年拆分至今,滴滴自动驾驶共计融资超11亿美元。据招股书,滴滴拥有一支超过500人的自动驾驶开发团队,以开发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和操作系统。
知情人士称,投后滴滴自动驾驶估值将超过小马智行。据报道,小马智行此前被业内认为是自动驾驶创业公司中,技术实力最强的一家,截至2021年2月估值超53亿美元。
如此一来,即便单算滴滴自动驾驶的估值,也已屹立在中国创业公司之巅。
滴滴不满足于此。从公司对此次募资用途的描述中,可以窥见滴滴对未来的规划。公司计划将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约20%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剩余部分可能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和潜在的战略投资等。
上市将让滴滴离程维愿景更近
“我仍然记得2012年北京的那个冬夜,雪下得很大,所有人都越来越沮丧地等着出租车送他们回家。这个夜晚对我来说是不一样的,因为我有一个计划。就在那一年,我们推出了滴滴,目标很简单,就是让人们更容易叫到出租车。”程维在创始人信中称。
作为滴滴创始人,程维个人的故事非常传奇。
据媒体报道,程维在高考时漏写了数学最后一页的三道大题,最终考上了北京化工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后,他卖过保险,也做过足疗店的经理助理,而最富有“逆袭”色彩的,还是他从阿里巴巴的底层销售一路干到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的故事。
后来,程维辞职创办滴滴,也就有了今日递交招股书、估值近千亿的美元的互联网出行企业。
程维对未来有很多考虑。在这封由他和柳青共同书写的长信中,不止一次地提到“我们并没有就此止步”,同时还称“我们的团队致力于我们对交通出行未来的愿景,并为我们能够通过改善交通出行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而感到兴奋”。
程维表示,激励滴滴的员工每天工作的,是帮助建设一个包括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人都能以可持续的方式安全、方便地乘车的世界。“它会让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被困在路边只想找一条回家的路,成为父母给孩子们讲的一个追忆往事的故事。”
行业人士称,上市将让滴滴离这个愿景更近。
注:本文是雷达财经(ID:leidacj)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